妙手醫生
英國《每日郵報》最新載文稱,通過研究發現,與每晚睡眠超過7小時或不足7小時的老年人相比,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時的老人其大腦衰老可推遲兩年。許多人看到這個報道,不禁問自己,我的睡眠時間是否合適?睡眠多長時間最合適、該如何調整呢?
睡眠時限因人而異
正常的睡眠結構周期分兩個時相:非快速眼動睡眠(NREM)和快速眼動睡眠(REM)。NREM與REM交替出現,交替一次稱為一個睡眠周期,兩種時相循環往復,每夜通常有4~5個睡眠周期,每個周期90~110分鐘。
人類不同年齡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,嬰兒的睡眠時間為20~24小時,幼兒需要9~12小時,學童需要9~10小時,成人需要7~9小時,老年人需要6~8小時,大于80歲的老年人需要9~10小時。
老年人因為夜間睡眠淺,白天運動后易疲勞,更應該根據自己的軀體狀況、環境、勞動強度等綜合因素來考慮。老年人究竟需要多長時間的睡眠,國內外專家學者始終沒有統一的認識。一些睡眠學者認為,不必拘泥于每晚睡多少小時,只要睡到次日精神旺盛、頭腦清醒、辦事效率高、處理問題得當,就說明睡眠已經足夠。
睡眠障礙與疾病互為因果
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,加班、通宵娛樂對都市人來說是家常便飯,因此,睡眠不足也是目前比較普遍的問題。研究表明,失眠者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高于正常睡眠者數倍,且睡眠不足所導致的生物學改變竟然與老化現象非常相似,也意味著睡眠不足的人容易衰老。
據研究,睡眠過多或過少,都會增加各種疾病的發生率。長時間睡眠障礙往往引起白天的功能障礙(工作能力、認知功能)、人體免疫力低下、煩躁,同時還易引發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肥胖、心腦血管意外及心理疾患等,甚至造成猝死。
多種原因可致睡眠障礙。不同種類的慢性疾病,如疼痛、心衰、慢性肺部疾病、慢性腎衰、帕金森病、腦血管病、腦炎等;原發性睡眠疾患,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、周期性肢體運動和不安腿綜合征等;心理和精神疾病,如焦慮(入睡困難)、抑郁(早醒)、精神分裂癥、反應性精神病等。
綜合調理助您安眠
睡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一種習慣,因而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,遵循睡眠的自然規律,是預防睡眠障礙的最好辦法。此外,還須了解失眠的可能原因,消除影響睡眠的因素,自我調節和改善不良的情緒。
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
妙手醫生App
微信公眾號
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:粵ICP備14102178號
Copyright ? 2010-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