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手醫生
前些天,一條微博引發了強烈關注,數萬網友轉發,六萬多網友點贊。
6月2日晚,南京鼓樓醫院“網紅醫生”徐曄發布微博:再次痛心疾首得強調一遍,腳底有痣一定要看整形/皮外醫生!!!
(圖片來源:微博)
一時間,全國網友開始翻看自己的腳底板,并紛紛拍照私信徐醫生。而徐醫生的建議也干脆利落:建議切除!
(圖片來源:微博)
為什么一顆小小的痣,醫生卻要反復強調呢?因為它可能發展為惡性黑色素瘤!
什么是惡性黑色素瘤?
人的皮膚中有一種黑色素細胞,它們會不斷產生黑色素,當黑色素細胞聚集在一起,就會在皮膚上形成色素痣。
它們多是良性的,當色素痣的黑色素細胞變“壞”了,就形成了惡性的黑色素瘤。
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,特別是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,患者生存率普遍不高,以往五年生存率在10%以下。
近幾年隨著免疫治療、腫瘤個體化疫苗等新療法的興起,生存率才有所明顯上升。
在我國,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較低,但每年新發惡性黑色素瘤病人仍然達到8000-10000例。
此外,惡性黑色素瘤發病人數每年以3%-5%的增速增長,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惡性腫瘤。
而不少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,都是由身上一顆不起眼的痣發展成的。
有些發展速度迅猛的,患者生存時間可能只有短短數月。
一位醫生曾講述自己的接診經歷:
患者姓陳,是一位女士,從小胸前的皮膚處就長了一顆黑痣。女士都比較愛美,為了遮蓋這顆痣,陳女士在痣及周圍紋了紋身。
沒想到三四年后,這顆痣突然增大,等陳女士趕到醫院就診時,已經確診是惡性黑色素瘤,而且已經發生轉移。
由于陳女士發現的太晚了,最終不幸被病魔奪去生命。
或許你難以想象,一顆看上去不起眼的痣,最終卻會要人性命。
(圖片來源:網絡)
醫生表示:在中國,惡性黑色素瘤多為肢端型和黏膜型。
肢端型多發于四肢的肢端,如手掌、腳掌等處,還有與身體摩擦頻繁的部位,如系褲腰的腰上,男性系領帶、女性穿內衣的位置。
另外,諸如戴項鏈、手鏈或手表的地方等,經反復摩擦,這些地方的痣也容易誘發癌癥。
且肢端型惡性黑色素瘤易發生遠處淋巴結跳躍性轉移。
除了皮膚,黑色素瘤還可能長在鼻內、咽喉、直腸、肛門、外陰等較為隱秘的地方,一般人不會覺察到。
不過,大家也不必過分恐慌。亞洲人平均每個人身上都會長20顆痣左右,只有極少部分的痣會發生惡變成為黑色素瘤。
有數據調查顯示,在我國,惡性黑色素腫瘤發生率大約在十萬分之十以下,概率是很低的,不過大家還是要增加自檢。
如何自檢辨別普通的痣和黑色素瘤?
專家介紹,可以用“ABCDE”檢視法:
A:不對稱(Asymmetrical),和普通的痣不同,黑色素瘤呈現不規則的形狀;
B:邊緣(Border),邊緣比較粗糙,有的時候會有缺口;
C:顏色(Colors),顏色分布不均勻;
D:直徑(Diameter),個頭比較大,直徑大于6毫米;
E:擴大(Enlargement),普通的痣大小比較固定,而黑色素瘤會隨著時間逐漸長大。
如果發現有異常情況出現,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。
浙江一家三甲醫院曾聯合有關媒體推出主題為“你身上的痣安全嗎?”的“曬痣”活動,皮膚科專家對此進行了初步的篩查和鑒別。
大家可以對照下圖參考比對:
九歲的男孩子,腳底板有一顆大大的黑痣。出生時就有,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大,而且邊緣不規則顏色深淺不一致。
醫生:比較大,建議做皮膚鏡檢查 。
女,左耳廓附近有痣,黃豆大小,偶爾會癢,已經很多年了,考慮要不要去除。
醫生:色素不太均勻,檢查一下為好。
女,9歲,右腳趾頭一顆不規則形狀的痣。
醫生:形態不規則,建議來醫院檢查。
女,50歲,黑痣在腳底板黃豆般大小,手摸略有觸感,表面光滑,無痛感,比之前稍有增大。
醫生建議:建議切除病理。
女,18歲,出生就有,隨看年紀的增長大起來!
醫生建議:形狀不太規整,建議來醫院檢查。
除了觀察痣的變化,我們還需要做好日常防曬。不論什么性別和年齡,防曬都很重要。
無論是黑色素瘤還是其他皮膚腫瘤,紫外線照射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。
并且光照對人的影響在體內有一個累積作用,一個人小時候曬了很多太陽,隨著年齡增長可能就有皮膚疾病顯現。
同時,對于身上的痣不應盲目處理,建議不要前往非正規醫療機構或不具備手術資質的美容機構“點痣”、“祛痣”,去正規醫院手術切除時,也要記得做好病理檢查。
參考文獻:
[1] 李海, 鄭曉娟. 惡性黑色素瘤21例臨床病理分析[J].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, 2012(03):52-53.
[2]張國強, 張朝利, 丁政云,等. 惡性黑色素瘤治療的新進展[J]. 中國老年學雜志, 2015, 000(021):6281-6284.
[3]CSCO黑色素瘤專家委員會. 中國黑色素瘤診治指南[M]. 人民衛生出版社, 2015.
[4]溪瑜. 痣與黑色素瘤[J]. 食品與健康, 2012, 000(008):14-15.
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
妙手醫生App
微信公眾號
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:粵ICP備14102178號
Copyright ? 2010-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