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手醫生
我們的腳踝不小心扭傷了,你是先冷敷還是熱敷呢?很多人都做錯了,今天我會告訴大家正確的做法,其實還是很重要的,因為我們生活中,腳踝護理還是很重要的,冷療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還是很重要的,一起來了解下吧!
第一步:腳踝扭傷先冷敷還是熱敷?
答案是:急性腳踝扭傷48小時前我們應該先冷敷。什么是急性發作?就是時間相對比較短,急性扭傷是指48小時前,我們是用冷敷,損傷后的48小時后,慢性踝關節損傷我們是選擇熱敷進行的。
冷療的作用
1.控制炎癥擴散冷可使局部血管收縮,局部血流減少、減慢,降低細胞新陳代謝和微生物的活力,限制了炎癥的擴散。適用于炎癥早期的病人。
2 . 減輕疼痛 冷可抑制細胞活動,降低神經末梢的敏感性而減輕疼痛。冷也可使血管收縮,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降低,減輕由于組織充血、腫脹而壓迫神經末梢所導致的疼痛。臨床上常用于牙痛、燙傷等病人。
3 . 減輕局部充血或出血冷可使毛細血管收縮,血流量減少,血流速減慢,從而減輕局部組織的充血、出血。常用于扁桃體摘除術后、鼻出血、局部軟組織損傷早期的病人。
4 . 降低體溫冷直接與皮膚接觸,通過傳導、蒸發等物理作用,來降低體溫。臨床上常用于高熱、中暑等病人。
第二步:限制患者活動,石膏固定腳踝
我們在醫生指導下,進行做健康檢查,最好石膏固定腳踝,以免腳踝肌腱組織滑脫,水腫,要固定腳踝,限制患者活動。
第三步:抬高患肢,腳趾做康復活動指導
我們抬高患肢,是為了減輕患肢的疼痛、水腫,促進心臟和靜脈的回流;做腳趾活動,是為了恢復腳踝康復,幫助活血化瘀的作用。我們也可用扶他林藥膏涂抹患處,進行按摩消腫,幫助恢復骨骼愈合。
第四步:冷療的時間
冷療的效應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產生,并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強 ,一 般用冷時間為15?30分鐘。時間過長會引起繼發性效應,不但抵消治療效果,還可導致不良反應,出現凍傷等,甚至造成組織細胞死亡。
冷敷的注意事項
① 注意觀察冷療部位血液循環情況,如局部皮膚出現蒼白、青紫、麻木感等,須立即停止用冷。
② 冷療過程中,應注意隨時觀察冰袋有無漏水,冰塊是否融化,以便及時更換或添加。
③ 用冷時間須準確,最長不超過30分鐘,如需再用應間隔60分鐘。
④ 用于降溫時,應在冰袋使用后30分鐘測體溫,并記錄。
我們的在扭傷時,建議醫院拍片,醫生指導下進行康復,我們在損傷的48小時前用冷敷,慢性的損傷用熱敷更好。我們的冷敷還是有很多的注意事項和4個步驟,需要大家仔細的看一看,日常生活還是很重要,冷敷的時間、冷敷觀察皮膚顏色等,同時注意補充營養,愈合傷口,定期復查。
#健康科普排位賽#
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
妙手醫生App
微信公眾號
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:粵ICP備14102178號
Copyright ? 2010-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