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手醫生
脾腎兩虛主要癥狀
腰痛:腰痛根本在于腎虛,可分為內傷和勞損。輕者難以彎腰或直立,重者發現足跟疼痛、腰部乏力等癥。
畏寒肢冷:“畏寒肢冷”往往伴隨腰膝酸痛、神疲倦臥、少氣懶言、口淡不渴等腎虛病癥。
哮喘:因腎虛不能夠納氣,就會引起喘息氣短,呼多吸少,難以暢快呼吸。厲害的情況下,伴隨氣喘還可能發現喘氣更加嚴重、冷汗直冒等癥狀。
腰酸腿痛、尿頻尿急:長時間身體僵硬不變地坐在車里,外加開車精神焦慮,久而久之形成氣滯血瘀而最終導致腎虛。
便秘:患者的腸胃功能會受到一定影響,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難癥狀。
頭暈耳鳴:患者會感覺到眼睛發花、天旋地轉、惡心嘔吐。
脾虛腎虛吃什么好?
腎藏精,腎為先天之本,脾為氣血生化之源,脾為后天之本,脾腎虛寒會引起全身臟腑病變,主要表現為:腰膝酸冷疼痛,四肢發涼、精神萎靡、性欲減退、男子陽痿早泄、滑精精冷、女子宮寒不孕、或五更泄瀉、夜尿頻多等癥狀,需要及時溫補脾腎,進行調理。脾腎虛寒的患者,平時要注意少吃生冷的食物,注意保暖。
臨床上常用中成藥進行調理,常見的固精補腎丸具有溫補脾腎的作用,它的組成中包括肉蓯蓉、山藥、小茴香、五味子等中藥,可以溫里散寒,補脾益腎,固精縮尿,全面綜合調理。
日常中可多吃這些食物
1、蓮子
蓮子性平,味甘澀,有養心安神、健脾、補腎、澀精等功效。含有豐富的淀粉、糖類、蛋白質,脂肪含量也較高,并且有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e、鈣、磷、鐵等,可治脾腎虛引起的失眠,男子夢遺,女子帶下。
2、豇豆
又稱飯豆、長豆。性平,味甘,能補腎健脾,除脾虛者宜食外,腎虛之人也宜食用,對腎虛消渴、遺精、白濁,或小便頻數,婦女白帶,食之最宜。《本草綱目》曾這樣記載:“豇豆理中益氣,補腎健胃,生精髓。”《四川中藥志》也說它能“滋陰補腎,健脾胃,治白帶,白濁和腎虛遺精。”
3、黑豆
黑豆營養豐富,有“豆中之王”、“營養之花”之美稱。黑豆有補脾腎、益陰活血、安神明目、利濕通淋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久服黑豆還可防止皮膚產生黑斑,能使皮膚變得細嫩有光澤。
4、黑胡椒
中醫認為,顏色黑的食物入腎,因此,黑胡椒溫補脾腎的作用明顯,可以治療由脾腎虛寒造成的“雞鳴瀉”(指經常在早晨拉肚子),方法是在頭天晚上喝用黑胡椒調味的肉湯。
5、羊肉
羊肉性溫、味甘。入脾、腎、心經,有補氣養血、溫中暖腎的功效。羊肉適宜虛體寒體進食,尤其是老年身體虛弱、陽氣不足、冬天手足不溫、畏寒無力、腰酸陽痿之人,婦女氣血兩虛、形體消瘦、產后虛弱貧血或奶少、乳汁不下、自汗或虛汗不止等;也適合于脾腎陽虛的慢性支氣管炎、哮喘患者食用。
6、山藥
山藥有健脾、養胃、補腎等療效,用于治療脾虛食少,久瀉不止,肺虛咳喘,腎虛遺精,白帶過多,糖尿病等癥。吃山藥的時候常常和芡實、蓮子一同煮水服食,如此一來,效果更加好。另外,山藥含有可溶性纖維,能推遲胃內食物的排空,控制飯后血糖升高。
7、芡實
性平,味甘澀,有益腎固澀、補脾止泄的雙重功效。《本草經百種錄》稱之為“脾腎之藥也”。《本 草從新》亦說它能“補脾固精”。《本草新編》中還說:“芡實不特益精,且能澀精補腎,與山藥并用,各為末,日日米飯調服。”凡腎虛之人遺精、早泄、帶下、小便不禁或頻多者,宜常食之。
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
妙手醫生App
微信公眾號
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:粵ICP備14102178號
Copyright ? 2010-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