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手醫生
作者:陳茜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
古語云:月子病,月子養,冬天的病就要夏天治。冬練三九,夏練三伏雖然還沒正式入伏但北京已然來到了盛夏“冬病夏治”活動已經開始。
冬病是指什么病呢,一般是指在寒冬季節容易發作或病情加重的疾病。此類疾病都有虛癥、寒癥的共同特點,患有“冬病”的人多屬于陽虛體質。例如哮喘、鼻炎、脾胃病等等。
夏治,人體的陽氣在夏天也達到最高,選取穴位敷貼,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,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所,祛除體內陳寒,并為肌體儲備陽氣。陽氣充足則疾病易發季節不易被寒邪所傷。使人體各部的功能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的平衡。
那么“三伏貼”又是什么呢?三伏貼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治療法,結合針灸、經絡與中藥學,以中藥直接貼敷于穴位,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、熱性刺激,同時配合“三伏天”這一陽氣最旺的時節,達到治病、防病的效果。
敷貼季節性療法對時間有一定要求,根據中醫理論每伏第一天是開穴的日子,此時敷貼療法效果最佳。最好每伏第一天來進行三伏貼治療,當然也不必過分拘泥于此,錯過了第一天也會有滿意的療效。敷貼對象為6個月以上兒童及成人,敷貼期間禁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之品。
選擇在三伏天貼敷,是根據中醫“冬病夏治”的理論,對支氣管哮喘、過敏性鼻炎等冬天易發作的宿疾,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(這段時間是人體陽氣最盛的),以辛溫祛寒藥物貼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療,可以減輕冬季哮喘發作的癥狀。
過往主要針對凍瘡、風濕等寒性病癥,目前經過多年的臨床總結,“三伏貼”的適應范圍也有所擴大,但主要還是針對虛寒性病癥。
那么哪些人更適合貼三伏貼呢?首先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慢性支氣管炎、慢性鼻炎、咽炎等患者非常適合,選取圖中肺俞、厥陰俞及定喘等穴位,可貼敷4-6小時,鼻炎患者可加貼迎香穴,由于迎香穴位于面部,建議成人敷貼時間在半小時內,小兒不超過20分鐘,以免皮膚破損影響美觀,慢性咽炎患者可加貼天突穴。
虛寒性例如胃痛、慢性胃炎、慢性腹瀉、消化不良等,脾胃不和的患者可選用上圖中脾俞、胃俞及中脘、足三里等穴位,敷貼時間在4-6小時。
還有其他類風濕炎啊、凍瘡啊、痛經啊、肩周疼痛等等都適合貼三伏貼。
不過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貼,敏感體質人群,或者皮膚容易過敏的患者就應該謹慎使用,正常情況下,敷貼后局部皮膚可能輕微灼熱、瘙癢及泛紅,這都屬于正常現象。當然,如果出現奇癢無比或者疼痛難忍,則需要立即去除膏藥,并且在局部患處涂抹“萬花油”、“綠藥膏”、“燙傷膏”等;如果局部出現水皰,較小的話可不作特殊處理,如果水皰較大,甚至出現破潰,應立即終止敷貼治療,并局部涂抹紅霉素軟膏等消炎藥。此外,敷貼以后也不應馬上洗澡,也不要在局部用力搓洗。
貼完以后不是就萬事大吉了,還需要我們注意千萬不要去空調風,或者對著電風扇吹,以免受風。
治療當天不要吃生冷食物,治療期間也應避免進食辛辣刺激、牛羊肉、海鮮等食物。以免對藥效造成減弱。
盡管三伏貼適合虛寒性疾病的治療,但不是所有病都可以通過貼三伏貼來緩解,當患者合并糖尿病、心腦血管發作癥狀嚴重者;腦卒中、高血壓控制不利。哮喘、慢性支氣管炎到了肺氣腫階段的患者;濕熱型胃痛患者都不適合采用三伏貼治療。所以在貼前,一定要問診,由醫生判斷您是否適合貼用。本身想冬病夏治,結果處理不當,反倒加重病情。得不償失了就。
還有一類患者不適合貼用,一切屬于熱型的疾病都不適宜三伏貼療法。因為此種方法采用的都是辛溫、大熱型藥物,若熱病再用熱藥,無異于“火上澆油”。孕產婦處于月經期等,兒童在生病期和接種疫苗等期間也不適合貼用,有皮膚病以及局部受損等和血液病癌癥患者也不適合貼用。
只有正確貼三伏貼才能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,不要盲目貼伏,看別人貼自己有事沒事也要貼,只有正確貼伏才能守護全家健康。
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
妙手醫生App
微信公眾號
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:粵ICP備14102178號
Copyright ? 2010-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