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手醫生
作者:王翠筠 北京市和平里醫院
一、惡心、嘔吐
惡心、嘔吐常聯系在一起出現,一般先惡心后有嘔吐,但兩者也可單獨發生。引起的原因非常廣泛,常因反射性或流出道受阻產生,最常見于胃癌、胃炎、幽門痙攣與梗阻,此外,肝、膽道、胰腺、腹膜的急性炎癥也可引起,而管腔炎癥合并梗阻者如膽總管炎、腸梗阻幾乎都發生嘔吐。
【護理評估】
1.病史
應了解患者嘔吐的原因,頻率、時間,嘔吐的方式,與進食的關系,嘔吐物的性狀、量、顏色和氣味,嘔吐后癥狀改善情況,是否伴有惡心、腹痛、腹瀉等。
2.身心狀況
注意是否伴有面色蒼白、呼吸急促、脈搏增快或減慢、出冷汗等體液不足的表現;有無食欲不振所致的營養不良、體重減輕的表現;是否有因惡心、嘔吐引起患者痛苦、焦慮、恐懼、不安等情緒變化。
3.輔助檢查
可作X線鋇餐、胃鏡、腹部B超、血糖、尿素氮等檢查。
【護理措施】
1.保持環境的清潔安靜,及時清理嘔吐物;關心、體貼患者,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緒。
2.嘔吐時協助病人坐起或側臥位,使其頭部偏向一側,取容器接嘔吐物;嘔吐停止后及時給患者漱口。
3.鼓勵患者進食易消化的食物,少量多餐。
4.對嘔吐持續時間較長的患者,應嚴密觀察并準確記錄入水量、進食量、尿量、排便量、嘔吐的量及出汗情況,以供輸液參考。
5.必要時通過靜脈輸液補充水分及營養物質。
二、腹 痛
多因消化器官膨脹、肌肉痙攣、腹膜刺激、血供不足等因素牽拉腹膜,或壓迫神經所致,表現為不同性質的疼痛和腹部不適感。急性腹痛常見于臟器炎癥,如急性胃腸炎、急性膽囊炎、急性胰腺炎、急性闌尾炎、膽石癥等;空腔臟器扭曲、梗塞,如腸黏連、扭轉、腫瘤等引起的腸梗阻;臟器破裂、穿孔,如肝脾破裂,胃、十二指腸穿孔等。慢性腹痛多見于消化性潰瘍,腹腔臟器慢性炎癥,如肝炎、潰瘍性結腸炎等以及胃癌、肝癌等腹部腫瘤。
1.病史
應了解患者起病情況,疼痛的部位、性質和程度、疼痛持續時間、發作的時間及與體位、進食、活動的關系,有無放射和轉移性痛,有無誘發因素,加重或緩解疼痛的因素是什么?有無伴隨癥狀,既往有無類似發作,慢性腹痛患者有無規律性發作。
2.身心狀況
注意病人的體位、面部表情及生命體征,以評估病人腹痛的程度;腹部檢查應注意疼痛的部位,有無壓痛、反跳痛、肌緊張,有無腫大的臟器和包塊,有無胃型、腸型;叩診有無移動性濁音;聽診腸鳴音有無異常。劇烈腹痛時往往患者精神緊張甚至感到生命受到威脅而出現恐懼感,長期反復發作的腹痛、疾病的遷延不愈可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,使其產生焦慮、失望等情緒。
3.輔助檢查
可做大便隱血試驗,血、尿淀粉酶測定,腹部X片,內窺鏡檢查等。
三、腹 瀉
腹瀉是由腸分泌增多和(或)吸收障礙,或腸蠕動加速所致,常伴有腹痛、大便緊迫感或肛周不適感。多見于腸道疾病。常見的原因:一是腸黏膜因炎癥、潰瘍等病變而被破壞,造成大量滲出導致腹瀉,腹瀉特點是糞便含水量大,并有膿、血或黏液,多伴有腹痛、發熱;二是消化不良和腸道吸收功能不良致腸道內水溶性物質吸收障礙,腸蠕動加快而發生腹瀉,腹瀉特點是糞便中常含有不消化食物、泡沫及惡臭,多不伴腹痛,禁食物后腹瀉可緩解;三是胃腸道水和電解質分泌過多或吸收障礙引起,腹瀉特點是水樣便,排便量大,糞便無膿血、黏液。
1.病史
注意了解腹瀉起病的急緩與病程,腹瀉的次數與糞便的性狀,腹瀉與腹痛的關系及有無其他伴隨癥狀如發熱、里急后重、營養不良等,有無誘發因素,如不潔食物、旅行、聚餐等病史及精神因素,如緊張、焦慮等,評估腹瀉加重、緩解的因素等。
2.身心狀況
注意病人的營養狀況,體重的變化,皮膚彈性,生命體征,腹部有無壓痛,腸鳴音的情況等。
3.輔助檢查
可做大便常規和大便培養,X線鋇餐,內鏡檢查,B超檢查以及血電解質的檢查等。
【護理措施】
1.嚴密觀察病情變化,準確記錄患者排便次數、量及性狀以及每日入液量,觀察有無伴隨癥狀及患者的全身情況。
2.給予少渣、易消化、低脂、低纖維素飲食,避免生冷、刺激性食物;根據病情給予禁食、流質、半流質或軟食。
3.指導患者注意腹部保暖,可給予熱水袋熱敷以減少排便次數及減輕腹瀉伴隨的腹痛癥狀。
4.指導患者做好肛周皮膚護理。排便后用溫水清洗肛周,保持清潔干燥,必要時涂布無菌凡士林或抗生素軟膏以保護肛周皮膚。
5.遵醫囑給予病因治療及止瀉藥物,注意觀察藥物的作用及副反應。
6.做好心理護理,消除患者的焦慮、緊張情緒。
【 病史采集 】
1.病因:十二指腸潰瘍、滑動性食管裂孔疝、胃手術后、大量腹水、反復嘔吐。
2.誘因:粗糙食物、飲酒或咖啡。
3.胸骨后燒灼樣疼痛,疼痛放射胸背肩部。一般臥位,前屈時疼痛明顯,食酸性食物癥狀加重,有夜間反酸,間歇吞咽困難,出血。口服抑制胃酸藥可減輕。
【 檢 查 】
1.內鏡檢查:根據savary和miller分極標準,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癥改變內鏡下可分四級。一級為單個或幾個非融合性病變,表現為紅斑或淺表糜爛;二級為融合性病變,但未彌漫或環周;三級病變彌漫環周,有糜爛但無狹窄;四級表現為潰瘍狹窄纖維化,食管縮短及Barrett食管。
2.食管吞鋇X線檢查: X線可見食管蠕動變弱,粘膜皺壁粗亂。陽性率約50%。
3.食管滴酸試驗:滴酸過程中患者出現胸骨后燒灼感或疼痛為陽性反應。
4.食管內pH測定:pH降低至4.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。
5.食管壓力測定: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若小于1.3kPa,胃液易反流。
6.胃—食管核素顯像,有助于診斷。
其中我們只是列舉了一些消化道常見疾病,各類型的疾病診治和診療都是不同的,人食五谷雜糧,如果是平常略微不留意得話,就很有可能會損害到身體的胃腸,進而也就非常容易會造成 消化道病癥出現。而消化道針對身體而言擁有 非同一般的最后,身體所需要個營養元素全是根據消化道來開展攝入的,如果是消化道得了了一些病癥得話立即會影響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。以便更強的維護大家的消化道,期待各位朋友們可以了解一下消化道常見病,進而依據這種病癥的病發原因來開展防止,做到保護自己消化道的目地。
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
妙手醫生App
微信公眾號
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:粵ICP備14102178號
Copyright ? 2010-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