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手云醫
作者:楊靜文 北京市海淀醫院
心肌梗塞:
一、急性心肌梗塞:有下列三項之二,可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;
1、臨床癥狀典型;
2、心電圖有異常Q波及/或ST-T有符合心肌梗塞的衍變;
3、血清酶增高,符合心肌梗塞的過程者;
二、陳舊性心肌梗塞:
1、符合(1)~(7)項任何一項,可診斷為陳舊性心肌梗塞:
(1)Ⅰ、Ⅱ、V2~6Q≥0.03秒+Q/R≥1/3;
(2)Ⅰ,Ⅱ、V1~6Q≥0.04秒;
(3)aVFQ≥0.04秒+R≥3mm;
(4)ⅢQ≥0.04秒;(aVF同時有Q波);
(5)aVFQ≥0.04秒;
(6)V2~V6QS型,其右側胸導聯有R波;
(7)V1~4或V1~6全部呈QS型;
2、有肯定資料(如心電圖)證明以往患過心肌梗塞,目前雖心電圖居正常范圍,仍可診斷為陳舊性心肌梗塞。
心絞痛分型:
一、穩定性心絞痛:
1、勞力型心絞痛:Ⅰ級:較日常生活重的體力活動引起心絞痛。日常活動無癥狀。如平地小跑,快速或持重物上三樓、上陡坡引起心絞痛;Ⅱ級:日常體力活動引起心絞痛。日常活動稍受限。如正常條件下步行3~4站(3~4華里)、上三樓、上坡等引起心絞痛;Ⅲ級:較日常生活輕的體力活動引起心絞痛。日常活動明顯受限。如正常條件下常速步行1~2站(1~2華里)、上二樓、上坡引起心絞痛;
2、非勞力型心絞痛:情緒激動性(包括精神緊張)、臥位性(包括夜間心絞痛)。非勞力型心絞痛癥狀分級;
輕度:有較典型的心絞痛發作,每次持續時間數分鐘,每周疼痛至少發作2~3次或每日發作1~3次,但疼痛不重,有時需含硝酸甘油;
中度:每天有數次較典型的心絞痛發作,每次持續數分鐘到10分鐘左右,絞痛較重,一般都需口含硝酸甘油;
二、不穩定型心絞痛:
1、進行性心絞痛:在2個月內,以勞力型為主的心絞痛其發作次數增加,時間延長。引起發作的活動量也下降。有時甚至在休息時也發作,但不符合“中間綜合征”的標準者;
2、新近的心絞痛:發生在一個月之內的心絞痛,且有進行趨勢;
3、心肌梗塞后心絞痛:發生于急性心肌梗塞后的30天之內的心絞痛;
4、中間綜合征:
(1)在24小時之內反復心絞痛發作,心絞痛重、時間長,常在15分鐘以上,誘因不明,在休息時發作,硝酸甘油效果差或無效;
(2)血清酶一般正常,或稍升高(不超過正常值的50%);
(3)心電圖上出現ST-T改變,但無異常Q波;
三、變異型心絞痛:
1、時有發作傾向,夜間或凌晨發作多見,無明確誘因;
2、發作時ST段抬高;
3、發作心絞痛較重,時間長;
典型心絞痛是指發作性的、位于胸骨后或在左前胸比較固定部位的縮窄性痛或明顯壓迫感。可放射到左肩、左臂、上腹部等處,多發生于體力活動、情緒激動、飽餐、受寒之時。偶可在安靜時發生。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在3~5分鐘內可以緩解者而言。類似的但不完全符合于此種性質的胸部疼痛,又無其它原因(如植物神經功能失調,胸部病變,縱隔、食管、胃、胸椎和頸椎病變)可解釋者,為可疑心絞痛。診斷冠心病,應具體說明根據本標準的第幾條,并列舉其類型,如心絞痛、心肌梗塞、無癥狀冠心病等。診斷心絞痛應按上述分型標準作出診斷,如為勞力性心絞痛,應注明分級。診斷心肌梗塞時,應分別注明急性或陳舊性。休息時心電圖明顯心肌缺血型表現,是指在R波占優勢的導聯上有缺血型ST段下降,超過0.05mV或T波倒置超過2mm(正常不出現倒置的導聯)者而言。診斷心力衰竭時,要分別注明Ⅰ、Ⅱ或Ⅲ度。 乳頭肌功能失調,是指40歲以后出現心尖區收縮期Ⅲ級以上雜音,經觀察雜音響度變動較大,無其它原因可解釋者。嚴重心律失常,是指多源性室性早搏、并行節律、心房顫動或撲動、室性心動過速、左束支傳導阻滯、雙束支傳導阻滯、竇房傳導阻滯、頻發竇性靜止及Ⅱ、Ⅲ度房室傳導阻滯而言。
休息時心電圖出現下列各項中的任何一項為可疑:1、在R波占優勢的導聯上,有缺血型ST段下降或接近0.05mV;2、在R波占優勢的導聯上,有近似缺血型ST段下降,超過0.075mV;3、在R波占優勢的導聯上,T波平坦、切跡或雙相(正常不出現此種變化的導聯);4、頻發性早搏(二聯律、三聯律或二次連發等),室上性心動過速,陣發性心房頂動,竇性心動過緩心率每分鐘40次以下,1度房室傳導阻滯,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或左束支前分支阻滯等。
(以上內容由作者提供,不代表本平臺觀點)
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
妙手醫生App
微信公眾號
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:粵ICP備14102178號
Copyright ? 2010-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